国家林业局在国内首次立项研究致力解决树木花粉花絮致敏问题中国绿色时报4月17日报道(记者王建兰通讯员贾兴焕)百花竞放的春天让人心醉神驰,但对于花粉过敏者来说,却是一个难熬的季节。随着空气中的花粉、柳絮、杨絮等致敏物质浓度增大,敏感人群易患上花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病症。为解决树木花粉和花絮致敏这一重大社会及环境问题,国家林业局日前在国内首次正式立项,批准开展杨树、悬铃木等人体易过敏树种低致敏新品种选育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研究。
项目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牵头主持,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共同承担,研究领域涉及林业、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据项目负责人卓仁英介绍,新组建的这支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将对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杨树、悬铃木和马尾松等人体易过敏的主要树种低致敏品种选育进行协同攻关,揭示其花期和花量遗传变异规律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从源头上解决造林绿化树种致敏问题。据悉,我国目前花粉过敏患者至少有5000万人。
因环境污染和不良的生活方式,花粉过敏者在逐年递增。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过敏源进行分析测试和鉴定,通过定向育种去除过敏原。同其他致敏物种一样,树木花粉、花絮和果毛中诱导人体过敏的分子被称为过敏原。
虽然已经发现的致敏物种数以千计,但已知的过敏原却较少。当前,我国已初步开展了致敏植物生物学特性的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确定了部分地区主要气传致敏花粉来源是松科、柏科、悬铃木科、黎科等植物,主要致敏花絮来自杨柳科植物。卓仁英等专家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充满信心。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和林研所分别为国内从事柏木育种和杨树育种的主要研究机构,收集和保存了杨树、悬铃木和柏木各类育种资源5000份以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临床过敏性疾病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开发出了高效快速检测食物过敏原的新方法;华中农业大学收集保存了一批少果、无果悬铃木种质,在倍性育种创制无果新品种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项目为期5年,将依托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相关实验基地开展相关实验和研究。
同时,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国家柏木良种基地、上虞市世纪阳光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法雅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悬铃木育种基地、河北任丘和河南焦作等杨树育种基地,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实验和技术保障。
本文来源:永盈彩票网站-www.mp880.com